欢迎来到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台州市吉隆鞋业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泽装备制造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副主任于福安:津门追梦粮人 解锁种业密码

时间:2024-02-18 10:50 来源:网络

  图为于福安(左一)在查看用150年前的种子种植出的小站稻长相。 受访者供图

  在水稻科研育种上刻苦钻研,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一辈子用情用心专注稻田梦。

  冬日暖阳,寒风凛人。在位于宁河区的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记者跟随他一天的采访,感受到那份追逐水稻梦想的浓浓情怀。

  他是于福安,今年58岁,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作为一名长期扎根一线的农业科技工作者,他工作39年来始终从事水稻遗传育种、栽培技术研究与应用,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市级科技项目30多项,培育出42个“津原系列”水稻新品种,推动了四次品种的升级换代。这些品种以高产、优质、抗性强著称,引领了国内外粳稻育种的新方向。他的科研成果不仅覆盖了天津80%以上的稻田,还成功推广到全国十余省市,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获得了包括天津市科技进步特等奖在内的12项省部级奖项。

  记者看到,桌上摆放了很多金黄的稻穗,谷粒丰满。于福安用尺子细致地测量每株稻秆的高度,记录穗粒数,逐一称重,把每个稻穗脱粒,放在电子天平上。“这个我们专业上叫考种,主要测量水稻株高、穗长、穗粒数、千粒重、糙米率、垩白米率等。”于福安一边忙着一边向记者科普,“考种”是新品种选育的重要环节,多项指标合格才能入选高产优质小站稻的育种材料。

  采访中,一份PPT文档吸引了记者的目光,也勾起了于福安的回忆。1966年5月,于福安出生在宁河区宁河镇牛口村,17岁高中毕业后经历了两年的务农生活,稻田淘水、干建筑工、烧锅炉、挖土方、睡地铺,经历了人生艰苦岁月。“为什么选择研究水稻并坚持至今39年呢?因为小时候我家人多地多,稻子产量低,老是饿肚子,我太想让水稻多结一点了!”于福安说。

  两年后,于福安走进了离村15公里远的农场,也就是现在的天津市优质农产品开发示范中心(天津市原种场)。于福安当上了农民合同工,从事农业生产,抬土、送粪、种树、抬西瓜泽装备制造、耙地、插秧、割稻子、扛麻袋等工作他都做过。刚参加工作的那几年样样都经历了,尽管工作很累,但他很珍惜,毕竟是一份不用想着明天去干啥的“长期”农民合同制工人。1987年4月至1988年3月,单位派他去中国农科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进修学习,与老师们一起播种、泽装备制造插秧、调查、选种,学习并实践了育种的全过程。“国家粮食增产是头等大事,那时候我告诉自己,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我要用科技进步改变这方面的不足。”于福安说。

  1988年4月,22岁的于福安开始从事水稻科研育种、栽培、推广工作,他的梦想也从这里开始抽枝发芽。水稻育种是门科学,对于仅有高中文化的他来说,深感“底气”不足,于是他决定边干边学。从中专开始到大专到经济管理本科再到农学本科,自学历经24年,农学本科毕业时,他已晋升研究员。截至目前,他研究配套栽培技术40多项,发表论文50多篇,获发明专利3项,多项成果居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于福安深知,成果要落到实处,论文不仅需写在纸上,更要刻在大地上。这些年,他一手抓科研、一手抓科普,脚步遍及京津冀辽鲁等广大稻区,把论文真正写在了大地上,用行动成为广大稻农最贴心的人。为此他付出了常人数倍的心血与汗水,很少有时间休节假日,电脑笔记本随身背,经常工作到深夜。他先后承担了国家和天津市各类科技项目30多项,没有出现一项延期结题,除了科技项目材料,还有申报产业化类项目的可研材料,经常是整天连轴转,单位在2018年前没有空调,他又不习惯吹电扇,不通透的办公室一到夏季很是闷热,但忙到投入时,真的忘了热,一坐就是一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决定着14亿人的粮食安全。于福安深知,只有紧握种业的核心技术,才能确保中国的饭碗牢固在手。在天津大田作物中,小站稻闻名遐迩,种业“芯片”是津门粮人的优势所在。

  面对水稻育种的挑战,起初,未经农学院校系统训练的于福安感到底气不足,但他通过加大自学力度,不断提升自己。水稻育种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科学,单靠书本知识远远不够。在谷守贤、邢祖颐等师长指导下,他勤奋学习,将一度多灾低产的水稻变成高产优质的农作物,创造了多项研究奇迹。水稻研究屡创佳绩。

  1991年,天津水稻遭受稻飞虱严重危害,全市八十多万亩减产、十几万亩绝收。泽装备制造那一刻,目睹农药弥漫的田野和农民的无助,于福安心生不甘,决心从种子入手解决水稻病虫害。这一决定,成为他育种事业的起点,他陆续从事区域试验和引种试验,通过细致的品种分类和特性研究,逐渐掌握了水稻株型与产量、品质、抗性之间的基本规律。

  育种是一个持续否定与选择的过程,选择正确的方法至关重要。于福安说,方法的创新是推动品种创新的关键。39年来,他将创新思维应用于品种、栽培及方法上,致力于整个工作过程的创新。采访中,于福安给记者介绍了一个有意思的细节,他的第一次创新并不在水稻上。20世纪80年代农村各家各户养猪,猪舍简陋脏乱,喂食困难,他自行设计把喂食料口建在猪舍外面,并自行施工解决了这一问题,直到十多年后市场上才见到类似的猪食槽。

  每年10月是收获与决策的关键时刻,于福安常想若能将太阳挂高些多好,那样就可以更好完成工作。科研材料从春季育苗插秧到一次又一次的观察记载甄别,10月是最后抉择季节,每年数千份材料上百万个植株,需要一株一株定夺,农业科研是与气候的赛跑,气候变幻莫测,季节不容人,辛辛苦苦培育的材料常常会随着天气变化而夭折。这个季节是争分夺秒的季节,39个“10月”几乎都是从早忙到晚忙碌在田里,早晨露水湿透半身,日落凉意透彻筋骨,累了就直起腰望望天空。专注工作时经常是手背、脖子被无意间碾死的蚊子蹭上鲜血。

  于福安的大儿子于澎湃说了自己经历的一件事。有一年国庆节,他跟着父亲来到原种场,由于没有时间陪,父亲让他自己玩。将近中午于澎湃饿了,来到稻田几次,都被父亲告知再等一会儿,后来他在田埂上睡着了。“田埂下面就是沟渠,一不小心翻身就会掉进渠里。后来爸爸才告诉我,这个事儿他内疚了好长时间。”于澎湃说。

  八年蛰伏,一朝春来。这份坚守,于福安带领团队最终孕育出抗性优异的新品种津原28及其升级品种津原45。津原45的成功,不仅解决了“癌症病害”条纹叶枯病和稻飞虱的问题,还大幅度提高了产量和品质,获得了天津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多年来,津原45覆盖天津地区水稻面积90%以上,完善了小站稻的种业“芯片”,国内50多家育种单位将其作为抗源品种引用。

  在同事和乡亲眼中,于福安是那位没有架子、戴着斗笠、搭着毛巾、田间勤勉观察的“稻田学者”。种粮大户们常常说,“有了于福安,我们种田就有了主心骨。”

  把一个好品种育出来,共享其果实,这是于福安的毕生追求。“我从小就跟着父母在地里头摸爬滚打,从骨子里对农民有种特殊的感情,深刻体会到好种子对农民的价值,让农民多打粮打好粮,让老百姓吃饱吃好,这辈子就想干好这件事。”于福安说。

  多年来,于福安专注水稻的品种改良,提升小站稻的品牌影响力。他带领团队试验评价了千余份水稻种质资源,力求粮食增产同时口感卓越。“我们的目标是,不仅要让粮食产量满足需求,还要让口感达到最佳。”2009年,优良食味稻品种津原E28问世,2012年,津南区种粮大户们争相种植这个品种,当时种子卖到了每斤25元的高价。

  追寻完美稻种的脚步未曾停歇。于福安团队在粳稻育种领域提出了创新理念,成功培育出集高产、优质、抗逆于一体的津原89,2021年获得了天津市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这一品种,不仅保持了津原E28的优良食味,还适应了盐碱土壤,创造了粳稻产量新高,广泛覆盖京津冀稻区,成为国内水稻覆盖率最高的品种之一。

  津原U99,作为津原E28的衍生品种,以其米饭的柔韧香甜和冷饭不回生的特点,2019年成为小站稻产业振兴的主推品种。“老人们提起小站稻,都是以香气闻名,赞不绝口。”于福安带领团队不断推陈出新,追求更高的品质。

  对于于福安来说,水稻更像是他的孩子,他的心血与情感深深扎根于这片土地。“作为一名育种人,我一生都投入到追求完美种子中。”他的话语透露出对农业科研的执著与情感,以及对未来的憧憬。“让我很欣慰的是,好多年轻人加入到我们的队伍,继续研发更佳的品种,为牢牢端稳中国饭碗拼搏创新。”于福安告诉记者,他依旧是那个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人,守护着那片翻滚的稻浪,享受着稻香与禾雀的欢歌。(津云新闻编辑刘颖)

Copyright © 2002-2024 台州市吉隆鞋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浙ICP备05003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