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阀门科技有限公司,我们竭诚为您服务!

台州市吉隆鞋业有限公司 > 新闻中心

《中国标准化发展年星空体app首页度报告(2023年)》新闻发布会实录

时间:2024-03-27 20:19 来源:网络

  XK星空体育3月27日上午,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年)》并介绍有关情况。以下为发布会文字实录:

  女士们、先生们,记者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出席市场监管总局专题新闻发布会,共同见证《中国标准化发展年度报告(2023)》的发布。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深入贯彻落实习关于标准化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了对《年度报告》进行深入解读,今天,我们邀请到标准创新司司长肖寒先生、标准技术司一级巡视员国焕新先生、标准创新司副司长李玉冰女士、郭晨光先生、柳成洋女士出席发布会,介绍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上午好!欢迎大家出席今天的新闻发布会,同时也感谢各位同仁以及新闻界的朋友们长期以来对我国标准化工作的关心支持!

  标准是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标准化工作,习多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标准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去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都要求:加强质量支撑和标准引领。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会同各地方各部门全面贯彻落实习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狠抓落实,2023年标准化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是在国家标准方面。2023年,国家标准委批准发布国家标准2902项,批准发布国家标准样品225项。截至2023年底,国家标准共44499项,国家标准样品共4164项。

  二是在行业标准方面。2023年,备案行业标准4141项。截至2023年底,共批准设立75类行业标准,备案行业标准共80828项。

  三是在地方标准方面。2023年,备案地方标准10751项。截至2023年底,备案地方标准共69709项。

  四是在团体标准方面。2023年,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公布23162项团体标准。截至2023年底,社会团体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累计公布74240项团体标准。

  五是在企业标准方面。2023年,企业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标准546160项,涵盖产品932124种。截至2023年底,共有472459家企业通过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自我声明公开标准3165625项,涵盖产品5271353种。

  六是在标准化技术组织方面。2023年,新成立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23个。截至2023年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共1338个,包括550个技术委员会(TC),766个分技术委员会(SC)和22个标准化工作组(SWG)。

  七是在标准化试点示范方面。2023年,各地开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310个。截至2023年底,各地累计开展国家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8038个。

  八是在对标达标专项方面。2023年,新增7055家企业参与对标达标专项,新增发布对标方案169个,新增发布对标结果12844个。截至2023年底,30个省(区、市)238个城市58559家企业参与对标达标专项,发布对标方案4120个,发布对标结果12.6万多个。

  九是在标准实施方面。2023年,首次开展国家标准实施数据统计调查,通过对标准查阅量、下载量、销售量、引用量、企业实施量和检测应用量6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得出我国“强实施”国家标准共有5784项,占总量的13.1%;“中实施”国家标准共有35583项,占总量的80.6%;“弱实施”国家标准共有2772项,占总量的6.3%。“强实施”标准和“中实施”标准属有效实施标准,国家标准的有效实施率达93.7%。

  十是在标准国际化方面。2023年,我国新承担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和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技术机构主席、副主席职务9个,新承担国际标准组织秘书处7个,新增国际标准组织注册专家1311名。提交ISO和IEC国际标准提案244项;批准发布国家标准外文版398项;向WTO通报强制性国家标准84项;新组建国际标准组织(ISO和IEC)国内技术对口单位8个。

  我先简要介绍这些内容。下面,我非常愿意和我的同事一道回答大家的问题。谢谢大家!

  标准决定质量,只有高标准才有高质量,为了促进产品质量提升和产业高质量发展,去年我们都有哪些举措和成效?

  标准作为重要的基础性制度,是支撑产品质量提升、促进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技术力量。2023年,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加强支撑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建设,在多个方面实现了长足的发展。

  一是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更加聚焦。围绕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重点,新增发布农业农村领域相关国家标准169项。围绕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重点,发布工业基础标准126项、高端装备制造标准41项、航空航天标准50项,增材制造、氢能等产业链标准38项。围绕电子商务、数据安全等重点领域,新增服务业类国家标准308项。

  二是公共服务标准化更接地气。《大众竞速类滑冰运动水平等级评价规范》等12项冰雪运动国家标准支持群众性体育活动蓬勃发展。下达适老化改造标准专项计划39项,研制养老服务相关标准7项,保障特殊群体利益。制定生活饮用水检验方法、中医临床等卫生健康相关标准50项,守护群众健康。

  三是社会治理标准化更加精准。推进司法行政、卫生健康、医疗保障等领域157项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试点建设。制定《电化学储能电站生产安全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等安全生产领域标准129项,发布船用救生设备、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等交通安全领域标准8项,有效支撑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隐患。

  四是绿色发展标准化更加高效。11部门联合印发《碳达峰碳中和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建立“双碳”标准体系建设施工图,服务国家“双碳”目标。发布《餐饮业反食品浪费管理通则》《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 生鲜食用农产品》等国家标准,下达《限制快递过度包装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计划,加快制定限制茶叶过度包装标准修改单。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中国粮油学会等40余家食品、餐饮行业相关社会团体公布了《“领跑者”标准评价要求 餐饮业餐厨废弃物处理与利用设备》等60余项节粮减损和防止餐饮浪费的团体标准。

  五是消费品领域标准实施水平稳步提升。在婴童用品、家用电器、化妆品等重点消费品领域制定国家标准241项,强化消费品质量安全。采用全球统一标识标准的商品新增1964万种,同比增长19.2%,累计覆盖消费品总量1.9亿多种,有效促进了我国消费品畅通流动。

  标准是世界通用语言,标准制度型开放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部署,请问国家标准委是怎样落实党中央、国务院部署,推动标准国际化工作的?

  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研究制定关于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的指导意见,充分发挥国际标准组织常任理事国作用,积极推动国际标准体系建设和完善,巩固强化互利共赢合作伙伴关系,务实推动标准联通共建“一带一路”,强化贸易便利化标准支撑,持续推进标准制度型开放。

  一是中外标准一致性水平持续提升,国际标准转化率整体达到82%。本年度共转化国际标准999项,我国家用电器、纺织服装等主要消费品与国际标准的一致性程度为96%,工程机械、化工、铁合金等装备制造领域和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领域国际标准转化率已超过90%。组织开展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与国际标准组织国内技术对口单位数据比对,明确380个国际标准组织技术机构与我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有对应关系,对应程度约90%。

  二是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能力持续提升,提出分子生物等244项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标准组织新承担机械储能、创新物流等7个秘书处和9个主席、副主席职务,新增注册专家1311名。国际标准制定参与度达到82.2%。围绕国际贸易、对外承包工程星空体app首页、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碳达峰”“碳中和”等领域下达480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外文版计划,发布398项国家标准外文版。

  三是标准化国际合作水平持续提升,新签署标准化国际合作文件5份。本年度国家标准委先后与哈萨克斯坦、非洲电工标准化委员会等国家、区域标准化机构签署了标准化合作协议,与俄罗斯签署动植物油脂标准互认协议。截至2023年底,我国与65个国家、地区标准化机构和国际组织签署了108份标准化双多边合作文件,其中与47个“一带一路”共建国家签署57份合作文件。广泛吸收包括外商投资企业在内的企业代表参与技术委员会工作,2023年,我国技术委员会新增注册委员7409人次,其中来自外资企业的代表有400人次,占新增委员总数的5.4%。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会同各地方各部门,深入贯彻实施《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稳步扩大标准制度型开放。一是大力实施标准国际化跃升工程,组织研究标准制度型开放实施路径和落实举措。二是持续开展国际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培养一批懂规则、善协调、专业强、外语好的国际标准组织注册专家,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三是持续提升国内国际标准一致性水平,同时推动中国标准在更大范围、更宽领域的传播与分享。

  标准是重要的创新资源,加强标准化与科技创新的互动发展是《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要求,请问目前我国标准在促进创新发展方面有什么进展?

  标准是科技成果的载体,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桥梁与纽带,标准化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成果产业化、市场化、国际化。去年以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会同科技部等部门,大力推动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有三个方面的显著成效。

  一是标准与科技互动不断增强,“十四五”国家质量基础设施(NQI)重大专项中设“标准国际化”项目,以科技创新支撑新型电力系统、智能机器人、纳米新材料和物联网新型基础设施等领域的标准研制。我们还围绕稀土材料、高技术船舶与海工装备、航空核心基础零部件等领域,批准设立首批国家标准验证点38个,建立涵盖宏观战略、标准化、测量测试、检验检测、科技研发、产业应用等方面近500人的标准验证点高级专家库。建成34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智能制造、光伏、家用电器等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累计推动1924项具有应用潜力的先进科技成果转化为2245项技术标准。

  二是关键技术领域标准供给不断增强,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供给比例达40%左右。在北斗导航、载人航天等重点领域开展7项北斗卫星导航标准、14项空间科学标准研制攻关,推进了100余项北斗应用标准研制。在集成电路、清洁能源、生物技术等关键和新兴技术领域开展了200余项国家标准研制。新增备案行业标准4141项,其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1902项,占比45.9%。新增公布2.3万多项团体标准,其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近1.2万项,占比50.3%。新增企业自我声明公开标准54万多项,其中涉及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21万多项,占比38.5%。

  三是先进标准引领作用不断增强,新增标准“领跑者”近1400项。其中,产品领域发布“领跑者”标准640项,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占比近20%,通用设备制造、专业设备制造分别占比12%和10%。服务业领域发布“领跑者”标准53项,其中涉及物流服务的占比14%,固废治理服务占比8%。截至2023年底,已有2003家企业的3631项标准成为“领跑者”,“领跑者”名单覆盖893类产品及服务。

  近年来,我们发现地方党委政府越来越重视标准化工作,请问目前全国各地标准化工作都有什么特点,下一步国家标准委有些什么举措推进地方标准化发展?

  正如记者朋友所说,随着《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的深入实施,各地更加重视标准化工作。整体来看,地方标准化工作呈现了三大特点:

  一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市场标准活跃程度较高,广东、浙江、山东、江苏、北京、上海等地位居第一方阵。在社会团体方面,广东、浙江在全国团体标准信息平台上新增注册社会团体均超过100家。在团体标准方面,公布团体标准数量排名前五的地区依次是广东、浙江、山东、上海、北京。在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方面,广东、山东、浙江、江苏的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数量均超过4000家。从企业标准“领跑者”标准数量看,广东的“领跑者”标准达到1152项。

  二是中西部地区标准化工作能力在不断增强,河北、湖北、湖南、安徽、四川、内蒙古等中西部加速发力。从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数量看,河北省自我声明公开企业数量达到14489家,位列第一。在企业标准信息公共服务平台上自我声明公开中,战略性新兴产业标准位居全国前十的省份有一半来自中西部地区,分别是河北24163项、河南23309项、四川9242项、安徽8051项、湖北7048项。从参与对标达标专项企业数量看,位居全国前十的省份,中西部占65.1%。从对标结果数量看,位居全国前十的省份,中西部占62.8%。

  三是标准化区域协同力度进一步加强,长三角、粤港澳、京津冀、长江经济带、沿黄九省(区)亮点纷呈。长三角地区聚焦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目标任务,在公共交通、卫生健康、农业农村、生态环境等重点领域,三省一市共同发力,制定《制药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区域协同地方标准36项。京津冀建立形成三地标准化部门与三地行业主管部门共同组织制定区域协同地方标准的“3+X”协作模式,制定了京津冀区域协同地方标准86项。举办第二届长江经济带11省市生态文明标准化合作联席会议,发布《长江经济带生态文明区域协调地方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召开了沿黄九省(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标准化大会,并签署了九省(区)标准化战略协作机制框架协议。粤港澳签署促进大湾区标准发展合作备忘录,联合发布食品、中医药、交通、养老等“湾区标准”161项,近900家粤港澳三地企业声明使用“湾区标准”。福建深化两岸标准共通,创建两岸标准共通标准化试点38个。

  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国家标准委)将进一步加大地方标准化工作力度,推进国家标准化创新发展试点建设,创新区域协调发展标准化模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为地方高质量发展提供更有效的标准化支撑。

  《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提出要推动标准化改革创新,夯实标准化发展基础。请问,去年我国在标准化改革创新和夯实发展基础方面有哪些新进展?

  感谢总台中国之声记者朋友的提问。《国家标准化发展纲要》是我们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纲领性文件,2023年经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我们在标准化改革创新和夯实发展基础方面取得诸多新进展。

  一是标准化制度创新取得新进展。我们积极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创新,印发了《标准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管理办法(试行)》,进一步激发企业在标准、技术、服务及管理互动发展方面的创新活力。修订出台了《企业标准化促进办法》,完善企业标准化工作制度体系,提升企业标准化工作效能。印发了《推荐性国家标准采信团体标准暂行规定》,打通先进适用团体标准转化为国家标准的渠道。出台了《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指南》,持续健全统一协调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体系。

  二是标准化人才培养取得新进展。首次制定标准化人才培养文件,会同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全国工商联共同印发实施《标准化人才培养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17所普通高等院校、高职院校开设标准化工程、标准化技术专业,40多所高校开展物品编码与自动识别等标准化技术应用人才培养,标准编审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获证人员达4600人以上,《标准化基础》等教材入选首批“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书目。我国专家获得ISO卓越贡献奖34人,获得IEC 1906奖21人。我国学生代表队参加第18届国际标准奥林匹克竞赛,荣获金奖、银奖和IEC特别奖。

  三是标准化技术支撑能力取得新进展。新成立机构治理、技术性贸易措施、智能计算等领域23个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新批准成立有色金属、化工新材料、医疗器械、民航等8家国家技术标准创新基地。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重大工程、重要行业和新兴产业标准化发展及综合验证需求,首次批准设立38家国家标准验证点。与广西共建东盟国家标准化交流合作中心,发挥美洲、欧洲、东北亚等区域标准化研究中心作用,推进标准化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是标准化统计调查取得新进展。首次开展国家标准实施数据统计调查,共调查采集国家标准实施数据83万多条,统计实施频次近8150万次,涉及现行有效国家标准4.4万多项,调查显示国家标准实施有效率达93.7%。建立实施情况统计分析信息平台,13个国务院有关部门开展了重点强制性国家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

  感谢记者朋友们的提问。因为时间关系,今天我们的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大家还有想了解的其他问题,请会后与新闻宣传司联系。再次感谢大家出席此次发布会。会议到此结束。谢谢!

Copyright © 2002-2024 台州市吉隆鞋业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HTML地图 XML地图txt地图 | 浙ICP备050039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