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闻记者从民进中央获悉,民进中央拟向全国政协十四届二次会议提交《关于加强高中高校衔接 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提案》。
民进中央在提案中指出,高中阶段教育是从强调通识的义务教育向专业教育或社会就业过渡的关键阶段,高中阶段教育与高等教育的深度贯通泽装备制造、协同育人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高中高校衔接自发分散,政策支持不足。目前高中和高校的合作,虽然有一些教育行政部门推出的试点项目,但更多的合作是自发的、分散的,主要是高中基于自身需求,主动寻求高校的指导和帮助,在教师职后培训、学生生涯规划、教研科研指导、依托大学开展选修课程等方面进行双方合作,高校了解高中教育、学生学习情况以完善人才培养方案的主动性不足,缺乏真正致力于贯通高中高校教育全过程的合作育人模式。
二是高中高校衔接范围较窄,惠及学生面不够广泛。高校开放的教育资源与高中学校优质特色发展的需求之间存在矛盾,高中与高校为实现学生学习的连续性而共同开发课程不够。高校面向高中举办的冬(夏)令营、训练营、学术讲座等活动更多是基于拔尖创新人才的选拔,主要面向优质普通高中成绩优异的学生,具有局限性。而教育部依托部属高校、各省(区、市)依托地方高校开展的县域高中托管帮扶,则侧重单向帮扶,并不是真正的衔接探索。
三是高中高校衔接矛盾突出,存在深层次障碍。高中教育以追求升学为目标,许多高中会提前结课备考,为提高应试技能进行反复训练,高中高校的课程衔接缺乏落地的环境。唯分数的功利化教育倾向,使高中教育强调知识内容的确定性和答案的唯一性,“接受性学习”为主的高中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学习兴趣减退、创新思维缺乏,不利于高等教育阶段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短时间内无法突破的高考制度,使高中和高校难以实现育人的连续性、系统性。
一、加强高中高校深度衔接的政策协同设计和统筹谋划。由教育行政部门主导,建立高中高校间对话沟通协调机制。突破学校的资源边界,深化高中-高校对接,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和社会的互动,在高校和科研院所支持下推动高中学生参与真实研究、开展跨学科学习。拓宽高校人才选拔的通道,打破学段壁垒,实现高中特色与大学专业的融通,促进各学段教育理念和培养目标的一致和协同。探索高中高校共同开展拔尖创新人才协同贯通培养,共定培养方案、共开特色课程、共建导师团队、共享资源平台、共认学分评价、共创体制机制,变革教育要素组织结构,在自主招生、师资配置、评价与激励、办学空间与设施设备等诸多方面改革创新。
二、高校向高中分类分层开放共享教育教学资源,发挥高等教育引领高中阶段教育发展的龙头作用。鼓励高校面向高中常态化开放图书馆、博物馆、实验室、实践基地等教育教学资源,面向高中办学的特色特点、学生丰富多样的兴趣爱好,注重分类分层进行开放共享,使共享的教育资源效用最大化。本着高中高校双向选择、互助共赢的原则,鼓励引导高校发挥学科专业优势,与高同开展课程建设。指导高中组织开展学生社团及社会实践活动,指导高中解决学段设计、综合素质评价、选课走班、考试科目选择、高考志愿填报等方面实际问题。教育行政部门做好顶层设计,建立高中高校教师互访机制,鼓励高校为高中教师的继续教育提供支持,将高校教师走进高中、服务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纳入职称评聘、评优评先、绩效考核等。
三、鼓励高中与高校共同建立综合评价体系。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表现档案,将评价融入日常教书育人过程中,以评促教、促育。鼓励高中高校共同探索建立数据驱动的创新型考试机制,赋能教育评价变革,采用更多基于问题解决的开放性和综合性的考试形式,建立数字化教育环境下的多元评价指标体系。健全分类考试、综合评价、多元录取的高校招生机制,通过高中招生预分流和高校招生专业分流制度的设计,促进高中高校深度衔接。